海南屬于廣東還是廣西?儋耳國——古代屬于廣東/現代屬于海南的古老國度
海南屬于廣東還是廣西
前言:
今天筆者要跟各位讀者解說的廣東古國——儋耳國。
因為在古代,海南島是隸屬廣東的。
而到了現代,海南島才單列出來建省,并且同時成為經濟特區。
因而有了儋耳國,有了古代屬于廣東/現代屬于海南的說法。
一.歷史關于“儋耳”的記載:
1.什么是“儋耳”?
(1)根據《漢書》記載:“儋耳者,大耳種也。
”意思是“儋耳”這種體貌的人,耳朵非常大。
而“儋耳”這個名字,就是因為古時當地人其特殊的體貌特征,為古老的國度、千年古郡賦予了傳奇的名字。
2.“儋耳”又稱“離耳”
(1)根據《山海經海內南經》注釋:“鎪離其耳,分 令下 垂以為飾,即儋耳也,在朱崖海諸中”。
意思是“儋耳”又稱“離耳”,“儋耳”即“離耳”。
(2)根據上面的《水經注》引《林邑記》記載:“然則儋耳,即離耳也。
”文中意思也是說“儋耳”就是“離耳”。
3.“儋 耳”人的體貌特征
(1)“儋耳”人以耳朵來 裝飾打扮
根據“鎪離其耳,分 令下垂以為飾”的歷史記載,可知“儋耳”人是以耳朵“令下垂”來裝飾打扮的。
(2)“儋耳”人耳朵特別大
根據《漢書武帝紀》記載:“儋耳者種大耳,其渠率自謂王者耳尤緩,下肩三寸。
”意思是說儋耳人的耳朵特別大,尤其是儋耳人的君王,耳朵下垂到肩膀足有三寸長。
(3)“儋耳”人帶大耳環
宋朝《諸蕃志》記載:或謂土人耳長至肩,故有儋耳之號。
并說:“以大環墮耳,俾下垂至肩故也。
”這是史書對儋耳人佩戴大耳環的記載,可見佩戴大耳環是儋耳人的另一大體貌特征。
4.關于“儋耳”人是如何“儋耳”的?
(1)《異物志》記載:“儋耳之曰,鏤其皮,上連耳匡,分為數支,狀似雞腸,累耳下垂。
”由文中可知,這是“儋耳”人儋耳的方法,有點類似于非洲人裝飾打扮自己的頭發。
(2)據說儋耳耳環由十余個大小不一的銀環組成一支,里面是一個套一個的。
儋耳人的一支耳環,就重約三四斤,在平時的佩戴中可以將柔韌的耳朵漸漸拉長。
(3)清朝屈大均的《廣東新語》也記載說:“上加銅環,耳墮垂肩。
”二.歷史關于“儋耳國” (離耳國)的記載:
1.歷史關于“儋耳國”的記載:
(1)《說文》:“瞻,垂耳也;南方有贍耳之國。
”意思就是說,瞻就是垂耳朵下來,在南方有“贍耳”這個國家。
(2)《說文耳部》記載:“聸,垂耳也。
從耳詹聲。
南方有聸耳國”。
再有“古只作“耽”,一變為聸耳,再變則為儋耳矣”的記載。
因而”聸耳國“即“儋耳國”,由文中可知,儋耳國在我國南方。
(3)《儋縣志》記載:先秦典籍《山海經》 中就有“儋耳之國”、“離耳國”之稱。
由《儋縣志》的記載可知,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有了儋耳國的存在,而且儋耳國就是離耳國。
2.歷史關于“離耳國”的記載:
(1)根據《山海經海內南經》記 載:“離耳國,在郁水南”。
意思是說,離耳國這個國家,在郁水的南面。
文中的“郁水”即今珠江支流西江。
而“郁水南”(西江的南面),就是古廣東的粵西、今天的海南島。
(2)《山海經海內南經》卷十同時記載:“伯慮國、離耳國、雕題國、北朐國,皆郁水南。
”意思說伯慮國、離耳國、雕題國、北朐國這幾個國家,都是在郁水(今西江)的南面。
(3)《山海徑》記載:“南荒之外,有離耳國,其人耳長及肩,每逆風走,則將耳反搭”。
文中記載了“離耳國”在“南荒之外”,南荒就是南方荒蕪之 地,即嶺南地區。
而“南荒之外”,就是嶺南 之外,嶺南正南方的陸地盡頭,自然就是隔海相望的海南島了。
3.根據歷史記載,儋耳國(離耳國)在今海南島,并且推測出該國 在海南島北部。
儋耳國(離耳國)的核心統治區(或者說國都王城)就在今天的儋州市。
4.儋耳國(離耳國)的王
根據《漢書武帝紀》記載:“儋耳者種大耳,其渠率自謂王者耳尤緩,下肩三寸。
”有文句中可 見,儋耳國(離耳國)是存在君王的。
三.漢朝嶺南分九郡,儋耳國故地設儋耳郡
1.說起儋耳國故地設置的儋耳郡,就要先說起最大的推動者——漢武帝劉徹。
筆者認為,漢武帝劉徹最大的功績之一:就是將南越王國治下的版圖,重新納我國入中央政權直接管轄之下;從而也是將隸屬嶺南的今越南地區,重新也納入了我國中央政權的直接管轄。
2.漢元鼎初年,南越國發生嚴重的內亂,政權搖曳,國內動蕩,危機 十分嚴重,南越國政權已經到了一觸即崩的邊緣。
漢元鼎五年秋,漢武帝劉徹派遣路博德、楊仆等大將,兵分五路,進入大漢朝藩屬國——南越王國。
漢朝平定南越國內部叛亂后,南越王國 也事實上亡國了,遂“南越亡”,漢朝將藩屬國南越收歸中央。
3.漢武帝劉徹,于南越王國故地重新設立九大郡:南海,儋耳、珠奎、蒼梧、玉林、合浦、交趾、九真、日南。
《漢書兩粵傳》記載:“南粵已平。
遂以其地為儋耳、珠崖、南海、蒼梧、郁林、合浦、交趾、九真,日南九郡。
”
(1)其中南???,位于今廣東??;
(2)儋耳郡、珠奎郡,均位于今海南??;
(3)蒼梧郡,位于今廣東省西 部、廣西壯族自治區東部;
(4)玉林 郡、合浦郡,均位于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;
(5)交趾、九真、日南三郡,均位于今越南。
4.關于“儋耳郡”的設立,漢朝在很早之前就已經計劃了
《水經溫水注》引《林邑記》也有記載:“漢置九郡,儋耳預焉。
”文中的“預”是事先、參與的意思,文句可以翻譯為漢朝設置嶺南九大郡,事先就已經計劃好要設置儋耳郡了的。
四.儋耳郡在今天海南儋州市
儋耳郡,就是設置在儋耳國故地,隸屬交趾剌史部。
儋耳郡治下有4個縣,分別是:儋耳縣、至來縣、九龍縣、樂羅縣。
其中:
(1)儋耳郡郡治:郡治駐儋耳縣,即儋耳縣縣治(今儋州市三都鎮);
(2)儋耳縣縣治:今儋州市三都鎮南灘浦;
(3)至來縣縣治:今昌江黎族自治縣,具體位 置疑在今縣城;
(4)九龍縣縣治:今東方市境內;
(5)樂羅縣縣治:治今樂東黎族自 治縣內。
五.儋耳國故地新設置的郡,為什么叫儋耳郡
1.古代各朝代、尤其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大諸侯國,每攻伐下一地(或小諸侯國),都喜歡用(即參考的意思)舊地名(舊國名),來重新命名新行政區的的名字。
比如筆者在本專欄的第二章《縛婁國——今廣東博羅縣名字的由來》中說到:“比如蜀郡由古蜀國之名而來,巴郡由巴國之名而來,瑯琊郡由瑯邪國之名而來。
”
2.而漢朝或者直接說是漢武帝劉徹,也是喜歡這樣子命名,也喜歡這樣子的命名機制。
比如他現在所設 置的嶺南九郡:
(1)設立“南??ぁ保菏且驗橹扒爻驮O置有南???、更古老的歷史之前有南海盤古國(見本專欄文章《南海盤古國——一個真實存在的古老國度》),因而漢武帝劉徹直接沿用“南??ぁ钡拿Q實屬理所當然;
(2)再比如設立的“蒼梧郡”:是因為南越國的第一任國王趙佗有個族弟叫蒼梧王,其封地就是叫蒼梧國(見筆者所著文 章《揭秘古廣西十大古國之二蒼梧國(南越蒼梧)》)。
而且在更古老的歷史之中,蒼梧這片土地還存在著一個更為古老的國度,叫蒼梧古國(見筆者所著文章《探秘古廣西十大古國之一“倉吾古國”》)。
因而在蒼梧故地新設立的郡治叫“蒼梧郡”也是理所當然。
(3)因而在儋耳國故地新設置的郡治,叫“儋耳郡”,也自然是理所當然了。
古老的儋耳國雖然已經湮滅,但是新的“儋耳郡”應運而生。
就像今天,雖然儋耳國、儋耳郡都已經成了過眼云煙,但是今天儋耳國故地上的行政區域“儋州 市 ”,與儋耳國、儋耳郡,也是一脈相承的。
六.中國第57個民族——儋耳族
1.儋耳被稱為“儋耳夷”
(1)《太平御覽》引楊孚《異物志》(卷七百九十)記載:“儋耳夷生則鏤其頭皮,尾 相連并。
鏤其耳匡為數行,與頰相連,狀如雞腸,下垂肩上。
”文中最為特別的是,將儋耳稱為“儋耳夷 ”。
我們知道“夷”這個稱呼在古代,一般是稱呼少數民族的。
(2).比如“東夷”,是中國先秦時期,對黃河流域下游少數民族、居民、部族的總稱、稱呼;再比如“西南夷”,也是中國古代對西南的少數民族、部族的總稱、稱呼。
(3)可見,“儋耳”人在古代,是被作為一個少數民族來看 待的,退一步講起碼也是被作為一個部族看待的。
而且“儋耳”人的生活習俗、生活習性,完全就是少數民族的生活習俗、生活習性。
2.儋耳被稱為“南方夷”
(1)東漢楊孚的《異物志》記載:“儋耳,南方夷。
生則鏤其頰,皮連耳匡,分為數支,狀如雞腸。
累累下垂至肩。
”“南方夷”就是南方的少數民族、世代居住南方的部族。
(2)《異物志》的作者楊孚是東漢時期的歷史人物,由此可知,儋耳人在漢朝之前一直都是被當作少數民族看待的。
3.根據《儋州志》記載:“儋州曾稱“儋耳國”、“離耳國”,屬古部落名”。
《儋州志》也是認為在古時儋耳是古部落。
七.結尾語
各位讀者,你們看完《儋耳國——古代屬于廣東/現代屬于海南的古老國度》后,對于很多人認為“中國第57個民族——儋耳族”有什么看法呢?歡迎留言、討論、評論。
儋耳國——古代屬于廣東/現代屬于海南的古老國度
談論到歷史上的廣西之前,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現在的廣西,即現在的廣西壯族自治區?,F在的廣西、現在的廣西壯族自治區,是不包括海南島、湛江市乃至粵西地區,當然了也不包括安南,那這是為什么呢?真要細說的話,說起來可就話長了,這就要從廣西的歷史說起了。一.唐朝之“廣西”包括今粵西地區、欽北...
海南屬于廣東還是廣西
(所屬部門:昆明國旅旅行社客服部)
相關地名介紹
- 2023-02-11香格里拉屬于云南哪個省份哪個市?在
- 2022-12-08昆明是屬于一線城市還是二線城市?
- 2022-11-27中甸縣在哪個地方?中甸屬于哪個市?
- 2022-11-19請問,哀牢山屬于云南的哪個縣?
- 2022-11-19無量山屬于大理還是普洱或臨滄?
- 2022-11-18云南省是中國的什么方向?那里屬于什
本站旅游線路是提供給旅游者的參考資料,所有旅游線路均是云南省內旅游路線組合而成。若無意中侵犯到您的版權利益,敬請聯系站長QQ: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