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滄佤族菜?云南臨滄地區民族特色菜系
臨滄佤族菜
云南臨滄地區民族特色菜系
1、佤族雞肉爛飯:佤語叫“饃尼亞布繞”,佤族待 客的上等佳肴,因其比稀粥要稠一些,有經過加 工的雞肉混合,故俗稱雞肉爛飯。
以處理加工 雞肉的方式程序不同分為手撕和刀砍兩種 類型,二者味道一樣,但以手撕最為講究和精道。
手撕雞肉爛飯的制 作程序為:將收拾好的雞體在清水中煮熟, 撈出雞 后將淘洗好的大米倒入 雞湯里煮,稍煮一陣 放人一把酸筍,至大米煮爛,稠度在米飯與稀粥之間為止,端下蓋好 。
這時,用手將煮熟的雞肉撕碎成肉絲塊,將備好的薄荷葉、茴香、香辣蓼等切細撤在雞絲塊上,再撤上花椒面、食鹽 、辣椒面,加以攪拌均勻倒入爛飯調勻即可上席使 用。
刀砍雞肉爛飯制作較為 簡單,先煮雞塊,熟時再放適量大米,米爛后放人一把酸筍,煮至濃稠適度 時端下飯鍋燉好,接著將準備好的佐 料(和手撕的一致)拌入即成。
佤族雞肉爛飯使用普通 土產雞,但忌用白羽毛雞,風俗認為用白羽毛雞是對客人的不禮貌。
拉祜族也視 雞肉爛飯為上等佳看,在祭祀活動或招待貴客時特煮雞肉爛飯,和佤族一樣, 忌用白毛雞煮雞肉爛飯。
2、酸筍煮雞:是 一 道較為典型的 菜肴,其作法:將酸筍用水漂動酸味,然后放入鍋里煮透,再把準備好的雞肉放入鍋里同煮,待雞肉煮爛后起鍋。
隨后將辣椒、蔥 、姜等佐料放入鍋 里炒熱,再把酸筍雞湯倒入鍋里回一下鍋,即可食用,其昧酸辣爽口,味道獨特, 開胃。
3、腌牛筋:是的一道名萊。
制作時,將牛頭、牛腳用開水燙過后把毛刮去,再放到火里燒透 ,然后用水泡洗干凈,砍成小塊放進鍋里煮爛,出鍋后將骨頭剔掉切成小片,裝入 盆 里用淘米水浸泡3小時后撈出來,再用冷水淘洗干凈濾干水 ,把準備好的辣子、姜、蒜、花擻、鹽等佐料倒入盆中拌勻,裝入罐中封好,半月后即可食用。
滋味酸香,質地軟嫩,清涼爽 口。
4、火腿木瓜雞:云縣、臨滄風味佳肴,主要原料是臘火腿、白花木瓜、山地子雞。
此屬藥膳佳肴 ,吃之不僅口感好,還有保健價值。
火腿木瓜煮雞,以云 縣、臨滄交界地羊頭巖一帶最有名,這里頭道水和螞蟻堆的山地雞源充足盛產木瓜,給制作提供便利。
羊頭巖地處交通要道,來往車輛行人多,對火腿木瓜煮雞風味特感興趣,往往專程趕至品嘗
5、油炸青苔:生長在河流邊水中卵石上,有的浮在河邊的水面上,苔絲細長, 形狀多 為片形。
把青苔從河邊撈回,沖洗干凈后曬干,加入佐料做成餅狀,油炸,香脆回甜。
夏季可煮 湯和涼拌吃,味道清香潤口,有清涼解毒作用。
6、卵石鮮魚湯:特色萊,魚湯鮮美味 甜,而且 具有燒 石的干香味。
制作時,將河中卵石取來放到火塘內燒紅,又將燒紅的卵石一個接 一個地 放人盛有清水和鮮魚的鍋內,使水沸騰,然后又將燒紅的鹽塊放入,鮮魚湯便燒便成了。
7、傣族撒撇:傣族傳統藥膳佳肴。
撒撇,傣語,指??嗄c內一種消化液之類的苦汁,系牛撒撇菜的主要原 料。
牛撒撇菜,以牛肚、腰里肉、直腸、肝、脾 、苦腸汁為原料加佐 料制作而成。
制作時,先將原料洗凈煮熟至保持新鮮質地撈 出切成細絲,拌上花椒粉、香辣蓼、韭菜、辣椒、大蒜、五加葉 汁等佐料,最后倒入苦腸汁攪拌 即可食用。
此佳肴風味的藥膳價值在于有助消食,其口味獨特,清涼中略帶酸苦,但清脆可口,是傣族、佤族男女老少最為喜歡的好菜,是待客的上等佳肴。
8、金秋時節扁米香:收獲谷把糯的季節,勤勞的傣 家人徒手拔收一穗穗糯谷 ,捆扎成把,精選谷殼稍綠的谷把糯 作扁米小吃,其余的谷把糯便可懸梁風干以備日后節慶或喪事之用。
制作扁米時,傣家人先用鐵勺或碗脫粒,以清水淘洗谷粒后放入鐵 鍋用火烘炒,直至谷粒金黃、香氣四溢時盛出在簸箕上晾干熱氣水汽, 再放入石臼中舂搗去殼,谷殼分離后經篩揀便做成扁米。
傣家人用新鮮芭蕉葉包裹扁米,可以使扁米長久保持柔軟浸潤。
扁米 入口松軟回甜,滿口清香,用于敬佛、待客、饋贈,是傣家人喜愛的傳統風味小吃。
9、油煎牛干巴:腌制作干巴要在寒露前后選壯牛宰殺,割下24 塊規整牛肉,如“飯盒”等各有各名目。
肉在通風處晾透后,用炒過的食鹽揉幾遍,也可加些五香粉、花椒粉之類。
裝缸腌時要放平 壓 緊,再撒一層鹽,用幾層紙扎緊缸口。
20天左右出缸,穿繩吊掛晾曬,兩天后平放加壓擠水再曬,直至肉已干硬即成。
制成的牛巴排排列于木架上,塊型齊整,色如粟殼,聞之有香。
牛干巴 最常見的吃法是油煎,可以調以干椒、薄荷等,煎嫩一點則柔韌有嚼勁,煎透些則脆香,煎 后施糖醋又是另一味。
1 0、 鮮炒干巴菌:野生菌中 有一上品,亦以 干巴命名,取 其咬嚼有勁而越嚼越香的共同特色。
干 巴菌呈灰黑色,狀如 縐石,往往一 塊 塊藏于松毛之中, 沒見過的人難于相信這是一種美味。
干巴菌有紋理,將其撕成瓜子大小,搓洗干凈后,或加火腿絲,或加青椒、干椒一炒,馬上香味四溢。
起鍋裝盆,菜呈亮黑色,嚼如牛肉纖維,香鮮處又不 同,確實是珍品。
11、佤族水酒:臨滄佤 族待客禮酒,佤語稱"布來濃",飲之有 清涼解渴潤口之效,有解寒解毒、健胃健脾、舒筋活血、提神補氣之功。
2腦滄伉族水酒 制作比較簡單,以小紅米、玉米、高粱、 小麥、粟米、薯、糯米等為原料,小紅米和高粱最佳。
將原料炒黃蒸熟后,晾冷,拌上適量酒 藥,用野芭蕉葉捂在竹籮或其他容器里,放置于 火塘旁或太陽下發 酵。
經 四五天發酵有酒香噴出再將其放進酒壇,置于陰涼處。
飲用時倒入涼開水浸泡, 再將涼水過濾吸出即為水酒。
浸泡出的水酒以乳白色或金黃色最佳。
值族民間把水酒制作得好否作 為家庭婦女巧與笨的標志,作丈夫的 往往以其妻子善制作水酒而榮耀。
佤族節慶待客都少不了喝水酒,待客時多以葫蘆作酒壺、竹節 作酒杯, 斟滿敬客。
12、粑粑卷:鳳慶風味小吃。
將豌豆粉攪拌成漿加以過濾除 去渣,放在 鐵鍋里煎成薄張 鍋巴,又將餌快切成薄片在炭火上烤熟,抹上麻辣醬料。
吃時 ,用豆粉鍋巴 卷卷裹餌塊呈圓條形即可。
鍋巴香脆,餌塊柔軟,佐料味佳,特別可口。
13、豬血米線:云縣風味小吃。
新鮮 豬血放入適 量食鹽至泡沫翻滾加入3倍清水,靜置半小時。
豬血凝為半固體用刀劃成核桃大小方塊,用溫火煮熟待用。
米 線燙熱后拌以豬血 塊,加人鮮肉湯汁 和蔥花、辣椒等佐料即成。
豬血米線色香味均佳,吃后通體舒暢、散熱。
14、稀豆粉米線:臨 滄縣城風味小吃。
制作以豌豆粉和米線為原料,將豌豆粉調成漿過濾后煮成粥糊狀燉好備用,在燙熱的米線上加蓋粉粥,拌上芝麻、醬油、生姜絲、蒜末,油辣椒、芫荽、青蒜葉、味精等佐料, 拌 勻即可。
吃之香辣可口。
在臨滄縣城稀豆粉米線為街頭巷尾早餐服務的熱 門風味小吃,深得當地和外地人的青睞。
15、雞肉米線:云縣風味小吃。
用各種佐料配制精鹵雞塊,烹調時將米線燙 熱撈出 ,食用時米線入碗,加新鮮肉湯,蓋以鹵雞汁雞塊即可。
雞肉米線香甜 可 口,富有營養,老少皆宜。
云縣草皮街雞肉米線最有名 ,是當地人常用佳肴,也是外地 人路過特別問津尋嘗的風味。
16、芭蕉干:雙江特別風 味,以即將成熟芭蕉去皮,切成片曬干即成,其味香脆甜糯。
17、濕茶:鎮 康德昂族風味,以鮮茶葉放人竹 筒,拌以檳榔壓緊封存,糖化后咀嚼,味 酸苦回 甜 。
18、炒青茶:臨滄特別風味 ,以鮮茶葉一次炒揉干,滾開水沏 泡飲用,清香回甜。
19、核桃糖:永德特別風味,以玉米、核桃為原料加工制 成、香甜可口。
20、腌酸筍:制作時取凈羅漢筍(又叫甜筍)切絲,放入清水漂浸,之后撈進大缸用力壓緊、封口 ,放置半個月待變“臭”變酸,就可以做調味 品了。
他們用酸筍煮雞、煮魚、煮 田螺、煮菜、煮任何食物,滋味鮮、酸、辣、脆,妙不可言,傣族人隨便哪家都有百來斤酸筍,一天也離不 開。
生、鮮、酸、辣、野是傣家菜的特點,而第一次吃酸筍的人,大多數都難于接受它的怪味道,吃過幾次又會被它臭中帶香的奇異口感所折服。
21、姜蒜舂干巴:牛干巴烤熟舂成絲狀 ,阿佤芫荽、大蒜 、生姜、小米辣舂碎,將牛 干巴和作料混合再舂,使 之入味,最后根據個人口味添加干椒 末、食鹽、味精等,就可以吃了。
有姜、蒜的清香,有阿佤芫荽和小 米辣對你味覺的沖擊,還有牛干巴的美味,真是說不出的好吃,安寧美食網。
云南臨滄地區民族特色菜系
臨滄前三甲
臨滄佤族菜
(所屬部門:昆明國旅旅行社客服部)
相關地名介紹
- 2022-11-19無量山屬于大理還是普洱或臨滄?
- 2020-09-14云南臨滄雙江勐庫鎮
- 2020-09-14臨滄到保山班車要多少少時間 臨滄到保山汽車幾個小時(云南網約車吧)
- 2020-09-14臨滄市耿馬城有幾公里 云南臨滄耿馬縣最大的鎮,城鎮規??氨瓤h城
- 2020-09-14臨滄市耿馬縣勐撒鎮航拍 云南省臨滄市耿馬縣勐撒鎮戶肯村地名介紹
- 2020-09-14臨滄鎮康縣有幾個鄉鎮 南傘村
上一篇:云南臨滄雙江縣沙河鄉
下一篇:沒有了
本站旅游線路是提供給旅游者的參考資料,所有旅游線路均是云南省內旅游路線組合而成。若無意中侵犯到您的版權利益,敬請聯系站長QQ:
